第六期古琴初級禪修班,于2018年3月24~28日開班授課,現在開始報名了,名額有限,報名從速。
瑞林書院琴社介紹
河北省瑞林傳統文化書院,是由河北省文聯主管,河北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民辦非企業組織,座落于省會石家莊以西封龍山腳下,龍鳳湖西畔。背靠封龍山,毗鄰龍鳳湖,依山傍水,環境清幽,遠離喧囂,宛如世外桃源,是修身治學的理想場所。

古琴,又稱七弦琴,有三千年以上歷史。古琴音域寬廣,音色深沉,余音悠遠。古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"琴棋書畫"之首。伯牙、子期"古琴高山流水遇知音"的故事流傳至今。古琴中正和平、溫柔敦厚,所謂「德音之謂樂」,古琴順應自然、清微淡遠、大音希聲。1977年,"旅行者二號"太空船上,載有一張唱片,收錄了全球最美的音樂,中國的古琴曲《流水》,是唯一一首傳播入宇宙空間的中國音樂。
2003年11月7日,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"人類和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"名錄。

古琴能給現代人帶來什么?
作為一件“由木張絲”的純弦路樂器,古琴渾身上下都是韻味。無論是它的形制還是聲音,都會使人有一種徘徊不去、縈繞心頭的感覺。古琴更像一種精神物質,深深地植根于每個欣賞它的人心中。古琴作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、學習交流、陶冶情操的載道之器,代表的是一種格調。似乎在那個時代,只有能夠彈奏古琴,才是品格完整、優雅高尚的人。
從琴的各個部分的名稱以及形狀上來說,古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。古琴的三種音色,泛音、按音、散音,代表的是天、地、人。古琴所反映的儒家思想內涵以及和諧的思想文化,不僅在當時深受帝王將相的欣賞,在現代它所代表的意義也和我們的時代主題相適應。

古琴文化不同于現代世界上的其他文化。從炎黃到春秋、再到百家爭鳴、秦皇漢武,直至魏晉南北朝、宋元明清,古琴文化經歷這么多時代交替和歷史洗滌,它的內涵卻愈加豐富。儒家、道家、佛教思想深深地融合在琴中。琴文化不單單是簡單的修身養性,也是天人和一的修行,是深切的藝術之美。古琴就像歷史帶給我們的窗戶,透過她,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滄桑、以及古代學者文人的心靈體會。古琴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,深深鐫刻在每個文化人的骨子里。
但是在現代社會,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人們所面臨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。工作緊張、事業受挫、經濟壓力、考試重負、心靈創傷、適應障礙、缺乏信心、缺少關愛等……幾乎每個人都存在心理問題。這些情況從一個側面真實展示出現代國人的精神狀況。它也提醒了我們:一個人性的社會,除了謀求經濟發展、創造物質財富外,還應注意疏導、緩解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。

暫時放下繁雜的工作,逃離這個浮躁的鋼筋水泥的空間,在都市覓一處幽靜之所,讓自己走進原本的自己,找到內心的能量,成了很多都市人的向往。古琴作為“琴、棋、書、畫”之首,便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學習彈琴不僅能陶冶情操、鍛煉氣質、了解歷史,更多的是能從中獲得心靈上的平靜。可以說古琴是正心修身之神器。

去浮戒燥、靜心啟智
“琴棋書畫”是歷代文人雅士修心養性的必備工具,“琴”就是指古琴,居于四藝之首。古琴的音色和雅高貴、悠遠沉靜,可以使彈琴者遠離浮躁和喧囂,回歸自然,使心靈清凈無染。古語說“靜可生慧”,時常撫琴,內在的修為、悟性和智慧也會隨之增長。
提升文化修養
古琴承載著許多傳統文化元素。學琴的同時還可以領會意境深遠的古典詩詞、耐人尋味的歷史典故,以及儒釋道文化精髓。從美學的角度欣賞古琴曲,重在余韻和弦外之音,即中國藝術的意境之美,如同水墨畫寥寥數筆就能勾勒出無限的情懷,言有盡而意無窮。
提升自身氣質
撫琴時要求氣定神閑,坐姿和手勢等舉止中正平和、優雅含蓄。因而長期撫琴可以達到內外兼修,提升自身氣質的目的。古琴與修身文化密切相關,鼓琴是修身,修身可助益于操琴,二者相輔相成。真能達到造化之境,也就必然可以感格幽冥而通達神明,并助益于正心以修身。
有助于養生
彈琴時左手“按弦”、右手“擊弦”,可以使手指的末梢神經得到刺激,從而帶動全身經絡的活動。古琴的五音“宮商角徵羽”與天地中的陰陽五行、人體的五臟六腑一一對應。五音的和諧旋律有助于調節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、使氣血和暢。
緩解壓力,抵制抑郁
歐陽修曾寫到過“予嘗有幽憂之疾,退而閑居,不能治也。既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,受宮(五音之一)聲數引,久而樂之,不知疾之在其體也。”由此可見,彈古琴可以治療“幽憂之疾”。閑時撫琴一曲,可以排解郁結于心的煩悶與憂愁。

學習古琴,不僅可以練得一技之長,更重要的可以讓你修身養性,陶冶情操。特別是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,心煩氣躁,練練古琴,更是能讓你靜下心來。而且練古琴,經常活動手指,還可以治療肩周炎、頸椎和鼠標手。彈琴還能培養自信心,學古琴的時候,每天認真堅持,等到完全學會一首曲子的時候,就會很有自信心。潛移默化地,個人也會因為音樂的熏染會變得更加有氣質、更加自信。

古琴與陰陽五行:
《黃帝內經》的"五音應五臟"在古琴中有充分的體現,古琴的五音對應五臟,七弦對就七志,樂曲的寒熱溫涼對應中藥的四氣。
天有五音:角,徵,宮,商,羽;
地有五行:木,火,土,金,水;
人有五臟:肝,心,脾,肺,腎;
古琴,形制符合陰陽平衡;琴曲中正平和,輕微淡遠;手指撫琴時對穴位的按摩,琴境的物我兩忘,都使古琴達到"用樂如藥"的作用。

只要一次的體驗,便是一輩子的相知相守,低沉,渾厚,圓潤,清亮,集所有美好的聲音與一體入心,便是你,古琴!

夜深人靜的時候,一個人的時候,你是最好的知音,輕輕撥動琴弦,你是最好的知己,有你的陪伴,生活多了幾份詩意和情懷!不再孤單落寞!

安靜的似一片秋葉,沉穩而不落寞!
高遠深邃如你的灑脫,看透世間的煩惱,破掉自我的執著,放下太多的標準,自由自在的生活,笑看人生成敗,看透無常變化,一切無須太執著!

【古琴的妙用】
古琴如果只是一件小小的樂器,
何以會被排為"琴棋書畫"四雅之首?
何以在眾器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?
又何以被眾多帝王將相、達官貴胄、文人雅士所重視?于國于民究竟有何作用?
概括而言有以下幾條:
一.可以立"中氣(炁)",啟智育德,治世澄心,移風易俗,利國利民;
二.可以生"和氣(炁)",改變命運,調理風水,消災免難,增益福報;
三.可以養"正氣(炁)",收攝心神,頤養性情,驅邪除穢,祛病養生;
四.可以添"喜氣(炁)",培養雅趣,愉悅身心,疏導情志,開闊胸襟。

“古琴”具備修身養性、教化天下、通神明之德、合天地之和的意義。古琴蘊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,天人合一的宇宙觀、生命觀與道德觀。對于人生修養、養性修身、立命進德有莫大助益

授課老師:逍遙賢緯
得善緣指引,幸遇明師,并隨師門于終南山百日閉關,潛心修習古琴、養生,得師父賜名“賢緯”感悟到師父慈悲大愛之愿力。遂發愿下山后傳授古琴養生之道,弘揚古琴生活方式之精髓,秉承師門“古琴走入百姓家,讓每一個家庭都成為書香門第”的理念,幫助有緣人通過古琴修身養性達到身心健康,家庭和睦,社會和諧之目的。

輔導老師:賢竹老師
于2017在瑞林書院學習傳統文化,深知對自身的影響和幫助,也想全心幫助他人!2017年在瑞林書院師承賢緯老師學習古琴,得師父賜名“賢竹”,感受到身心從內而外的喜悅,遂立志傳承古琴文化,結識更多有緣人,讓古琴走進百姓家庭。

一、莫明堂瑞林琴社古琴教學宗旨
以琴結緣、以琴樂心、以琴悟道,以琴知音、以琴養性
莫明堂古琴教學目的:
1、系統了解中國古琴文化;
2、掌握古琴基本指法和技法;
3、具備古琴自學能力和教學能力;
4、近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;
5、體驗古琴涵養心性,修心養生的效果。

二、學習費用、時間、地點說明
1.公益教學,古琴零基礎入門篇。
2.租琴、場地、教材費共1280元/5天(前十名報名僅收880元);
3.報名以打款為準。
溫馨提示:本次公益教學,以琴悟道,機會難得.請全程參與,中途未能全程參加此費用不退
因故不能參加者請提前一周通知主辦方。
4食宿自理
書院食宿方便,(每天只收取食宿費80元)
三、學習時間:
2018年3月24日-28日共5天
上午9:00—11:00
下午2:30--5:00
四、學習地點
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封龍山腳下,龍鳳湖畔旁。
報名截止時間:2018年3月22號(本次公益學習招收新學員19名)
五、瑞林書院前往路線:
石家莊新火車站(西廣場)乘坐15路到匯華學院站下車,轉乘旅游2路到南故邑站下車,往回返200米路口有指示牌;或在西廣場乘坐320路公交車到祥龍泰站下車,轉乘旅游2路到南故邑下車,往回返200米路口有指示牌。
石家莊北站:步行300米在北站上車乘坐20路到保龍倉購物廣場站下車,然后乘坐旅游2路到橋門溝站下車。往回返200米路面有指示標牌。
自駕車路線:在石家莊市區往西三環,石銅路方向行駛,石銅路出口出去往封龍山方向走,過龍鳳湖1公里,有路面指示牌進入即到。
也可以百度地圖搜索“瑞林書院”。

六、石家莊莫明堂古琴教學內容
主要課程
1、古琴文化和基礎知識;
2、古琴指法及訓練;
3、傳統曲目:《滄海一聲笑》、《康定情歌》《仙翁操》、《秋風詞》授課十大名曲的《陽關三疊》
輔修課程
1、蓮花生動功(行禪)
2、禪修及養生(禪坐)
3、明理之道

七、報名須知 :
(一)10周歲以上的公民,遵守國家法律法規,無精神病、傳染疾病及不良嗜好。
(二)遵守班規和學員守則,盡量全程參與學習,中途退出不予退費。名額有限,招滿即止。
(三)為方便教學,學習班為每位學員配備一把古琴。
(四)為方便學員日后學習,本學習班,為學員推薦對接全國“莫明堂”優質杉木古琴,學員根據需要,可自行請購。

莫明堂瑞林琴社往期回顧









聯系方式

掃二維碼微信轉賬
賢緯老師電話:19803311319

掃二維碼微信轉賬
蔡老師 電 話:15630132658

|